叮咚 | 12个竹构花园亮相宜宾!
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干流起点,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竹资源富集区。“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宜宾把竹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推进,倾力打造“中华竹都 · 最美竹海”。中国最大规模的竹业盛会---第11届“中国竹文化节”于10月19日在宜宾举办,受竹文化节组委会的委托,在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的指导下,竹境对长江滨江公园、高速公路出口等重点场所加强了竹文化和竹元素的打造。
“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以竹为主要材料的花园建造节,历经2017、18、19、20年四届,竹境一直提供着技术支持、竹材加工和现场搭建指导,在北京、成都等地设计和建造了100余个竹构筑物花园作品,形成了一定得示范效应,为推动竹产业发展和北京、成都两地的花园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
这次,竹境将“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历届部分优秀作品与宜宾市重点场所结合,精彩亮相了这12个作品。以竹构筑物花园进行装点,极大地提升了宜宾市区竹文化和竹元素氛围!这离不开“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组委会的支持和作品知识产权的授权。
1、宜宾东楼
“ 莲花 ”
设计者:比利时列日大学
“莲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美称,它代表着清纯高洁,象征着高尚、高雅、圣洁的精神品质,也是友谊的象征。突出宜宾市民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衬托出宜宾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招待之情。展示宜宾市的热情好客的一面的同时也让大众感受到宜宾市民淳朴的民俗。
2、长江公园水幕广场
“ 渡 ”
设计者:西南林业大学
“渡”以江南乌篷船为原型,提取乌篷船中船篷的元素,将两只船篷进行叠加,意为在水中的两只船相遇而过。在地块西北角用竹片制成水波状,意为水上小舟。长江公园位于长江边,突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因地制宜理念,同时也展示了宜宾市民勤劳的品质。
3、宜宾三中
“ 曳留 ”
设计者:竹境 · 詹海燕
“露洗华桐,烟霏丝柳,绿荫摇曳,荡春一色。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愿游人似《桃花源记》那般,在游玩此地后不舍离去,亦是流连忘返。整体方案灵感源于其中的桃叶,提取桃叶的曲线,屋顶似其形态,立柱则为其茎脉。
4、宜宾高速南出口
“ 细胞魔方 ”
设计者:华南农业大学
“细胞魔方”将细胞的生长过程变化抽象拆解为一个个魔方小块空间,利用竹篾柔软特性打造空间的纵深感与螺旋感,展现不同的生命变化,告诉人们从古至今发展规律: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便利,要发展,先修路的铁道理。《细胞魔方》整体造型作为方形,但内部又有很多圆形,寓意着宜宾市在党的领导方针下不断创新,突出宜宾市民创新,专研突破新领域的品质。
5、宜宾高速南出口
“莫比乌斯”
设计者:北京建筑大学
设计源于拥抱这种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互动方式,并由此衍生出类似于莫比乌斯环的连续性设计形式。整体造型呈螺旋上升的形态,秉承要发展,先修路的理念,寓意宜宾市的美好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经济,交通发达了经济也会成螺旋式上升。向人们展示了宜宾市的美好蓝图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6、宜宾高速南出口
“ 太虚幻境”
设计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受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启发所成,结合仙女元素, 融入山云形态,以花香与舞搭建整个秘密花园。整体构筑物外虚内实,寓意宜宾市底蕴夯实,外层镂空给宜宾市披上一层朦胧美,向人们展示了宜宾市虚怀若谷的品性及激起人们对朦胧美的探索。
7、长江大桥
“Zhu” 梦蜀境
设计者:重庆交通大学
巴蜀佳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酒承载着巴蜀文化,也给予了四川人逍遥和自在的世俗精神。它是你悠闲时的“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也是你忧愁时的“蜀酒禁得愁,无钱何处赊”。“zhu”梦蜀境,“zhu”同逐、同竹、同筑,我们追逐梦想,用竹子筑造巴蜀秘境。竹构之间萦回婉转,空间多变,你可以独自“举杯邀明月”,仰望天空星河灿烂;也可以与知己“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向人们展示了宜宾市民的饮酒文化。
8、长江大桥
“月中梦蝶”
设计者:西南民族大学
竹构整体造型为蝴蝶状。人们向往蝴蝶的自由,却如庄周一般被困于现实,但依旧不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追逐梦境的美好,追求自由的境界,梦境与现实交织。蝴蝶与人在梦境中相互转化,现实与梦境的转化,虚于实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就像是内心走不出的轮回,便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梦蝶庄周,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便是秘境。设计采用月洞门元素,作为现实与梦境转化的介质,穿梭在月洞门里,犹如穿梭在梦之秘境中。
9、临港高速出口
“ 迷笙 ”
设计者: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
《竹里馆》:幽深竹林里弹琴长啸,独坐辋川时明月高悬。虽竹影掩映,琴音却透叶而来,秘境中“乐”的存在不可或缺。搭建场地现场多树木,竹构筑物整体形态多束状,似树丛,能完美融合进现场环境,吸引人们去参观竹构筑物,强化对竹文化的认知,展示竹构筑物的拟态性和各种形态的可变性。
10、临港高速出口
“ 织影 ”
设计者:北京林业大学
世间的光影本是转瞬即逝的,但若用实体的竹子,通过竹条的弯曲与编织,便可让编织光影成为可能。通过竹子来编织光影,在现实生活中编织自己的理想。通过平面的路径编织,营造曲径通幽,寻求理想之感。整个平面既像是一个迷宫,又像是一个游园,人们也许会在其中迷失,也许会寻找到自己的理想乐园;通过立面编织,营造光影重重,若隐若现之感;通过空间的编织,营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这是我们心血汗水所编织的理想,愿理想之花绽放。
11、竹文化公园
“曲竹 取径 趣山”
设计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豁然开朗”的场景,提取出“探索+ 流动”作为契合主题秘境花园的空间,采用“探索+流动”:作为契合竹文化公园的空间。再从以意化境的山水画中,抽取起伏的山峦作为竹构的形态意向。结合人的行为,最终生成竹构形态。让人们体验到竹构筑物的流线型与多样型相辅相成的建筑美感,感叹大自然与人类鬼斧神工相结合的智慧。展示了竹建筑形态的优美。
12.竹文化公园
“帘幕卷”
设计者:天津大学
竹构灵感来源于自然,化竹片为灵生,合千丝为一粟,彼此之间相互牵连,每一环繁复且双旋,究其终为一体。竹形乃是“外衣”,如环锁般环复。整体造型交错编织不仅与城市道路交错呼应,且映衬出万物生灵虽多变复杂,却源为一体的道理。
“ 竹境 ”一直在路上
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竹建筑行业引领者和领军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创新设计、市场营销带领一个即将消失的传统工匠行业焕发出强大的活力,成为竹产业发展的亮点。“竹境”在原竹建筑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核心技术、销售规模均遥遥领先于同行。“竹境”通过与设计师合作和自主设计,近几年完成了100多个原竹建筑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规模原竹建筑项目。
尚村竹篷乡堂
昆区学社
沈阳熊猫馆
安吉两山茶舍
寿宁竹管垅茶青交易市场
“竹境”将会不断创新和前进,加强原竹设计施工一体化,立足自身,继续服务于旅游市场和新农村建设!
推荐文章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尚村竹蓬乡堂 荣获 2018 WAN AWARDS/Small Spaces Category Winner 2018 WAF Shortlisted/New and Old-Completed Buildings 2018 英国Dezeen Award/ Reborn Finalist 等多项国际大奖 地理位置 尚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自唐末各士大夫迁入以来已有千年历史,是如今皖南罕见的“十姓九祠”千年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受到了...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分别是 “一种原竹紧固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原竹支撑底座”实用新型专利 应用前景 绿色建筑与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乡村振兴战...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沈阳森林动物园大熊猫馆 荣获 辽宁省优秀建筑科技创新奖 沈阳森林动物园位于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内,熊猫馆场地选址位于动物园南侧,整个动物园游览路线的中部,依山傍水,占地面积9123.1平方米,场馆及附属建筑依山势而建,建筑空间和屋顶均顺势形成天际线,以求上下呼应,极富吸引力。 整个熊猫馆的参观流线从南到北,循序渐进,将大熊猫馆作为整个建筑序列的高潮,先让游客经过一个个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