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村“竹篷乡堂”
项目基址位于尚村前街的高家老屋。因年久失修,老屋主体已坍塌, 仅留有部分外墙与老屋室内及天井的台基地面。本项目是将高家老宅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憩聊天、娱乐聚会的公共空间,并兼顾村民集会活动、村庄历史文化展厅的功能。与此同时,竹篷也可服务于游客,成为歇脚的餐厅茶楼。竹篷乡堂的建设成为村落有机更新的一次积极尝试,也为尚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料新用,就地取材。设计师们动员村民清理原坍塌废弃场地里的建筑材料和杂物,将老的粘土青砖、老小青瓦、石头、未腐朽的木料等建筑材料收集,作为项目的土建备料。此外,项目发挥了当地石匠、泥瓦匠的传统手艺特长,由本地村民组成的土建施工团队与外请的专业竹构施工方一起合作,各施所长。
六把竹伞, 三组乌篷, 建构出一处乡民与游客可共享的竹篷。 竹伞的结构和圆拱乌篷的组合,起初来自于简化建筑屋面构造、缩小建筑屋顶尺度的尝试。村内传统民居小青瓦坡屋顶的进深一般在5至6米,每组拱篷的跨度刚好与之相近,从山顶看,完全融入了民居的尺度。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拱篷既贴合了地形的变化,也提供了观赏南侧毗邻的徽派宅院的视角。
竹建筑最大的难点在于竹子的耐久性,故本项目采用现代竹构工艺——不仅对原竹处理,实现防腐和防蛀;而且施工中借助竹与钢构建的插、栓、锚、钉、绑等现代的建构方式,加强竹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整个建造过程在引入现代竹构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当地工匠传统建造的特长:如穿斗泥墙、马头墙的修补和加固;前场景观墙的石砌;砖石铺地、明沟砌筑、明堂木盖板恢复等,都再次运用了传统的工法工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切实地参与到竹篷的设计与建造之中,既学习了现代的、科学的建造流程,又再现了传统工艺。